欢迎来到易镀!
测评
 
 
半导体化学电镀工艺有哪些?
2025-05-09
浏览人数
回答

半导体化学电镀工艺有哪些?今天我们就着这个话题来聊聊,看看它能为我们的生活提供哪些电子工艺?其实,半导体是一个很大的学问,今天说到的是半导体化学电镀。对于这个其实也有大讲究、大学问,并不是简单一句话可以说清楚的。为此,现在有机会我们来说说,半导体化学电镀工艺详情吧,给大家一个完整的了解与介绍。

图片

半导体化学电镀工艺是集成电路制造中的关键环节,主要用于沉积金属互连线、焊垫、通孔等结构。以下是常见的半导体化学电镀工艺及其特点:

1. 铜(Cu)电镀

(1)酸性硫酸铜电镀(DC或AC电镀)

应用场景:大马士革(Damascene)工艺中的铜互连线填充。

工艺特点:

电解液成分:硫酸铜(CuSO₄)、硫酸(H₂SO₄)、添加剂(抑制剂、加速剂、整平剂)。

原理:通过直流电(DC)或交流电(AC)驱动铜离子在晶圆表面还原成金属铜,优先填充沟槽。

优点:高填充能力、低成本、适合大规模生产。

挑战:需精确控制添加剂浓度和电流分布,避免“铜突出”或空洞缺陷。

(2)脉冲电镀(Pulse Reverse Plating, PRP)

应用场景:先进制程中高精度铜互连填充。

工艺特点:

原理:交替施加正向和反向脉冲电流,改善铜沉积均匀性和晶粒取向。

优点:减少应力、提高填充一致性,抑制铜柱顶部的“蘑菇效应”。

缺点:设备复杂,参数优化难度高。

2. 锡(Sn)或锡合金电镀

应用场景:封装中的焊料凸点(如倒装芯片、BGA封装)。

工艺特点:

电解液成分:甲基磺酸锡(CH₃SO₃Sn)、添加剂(稳定剂、光亮剂)。

原理:通过电化学还原锡离子形成纯锡或锡银合金(如SnAg)凸点。

优点:良好的焊接性和抗氧化性,适用于低温封装。

挑战:需控制镀层厚度和共熔风险(如SnAg合金熔点较低)。

3. 镍(Ni)或镍钴磷(NiCoP)电镀

应用场景:阻挡层沉积(如铜互连下的扩散屏障)、硬质掩膜。

工艺特点:

电解液成分:硫酸镍(NiSO₄)、氯化镍(NiCl₂)、硼酸(H₃BO₃)、钴盐(CoSO₄)等。

原理:电沉积镍或镍钴磷合金,形成致密且导电的薄膜。

优点:高硬度、耐腐蚀性,可作为后续刻蚀的硬质掩膜。

缺点:内应力较大,需退火处理。

4. 金(Au)电镀

应用场景:芯片焊盘、引线框架的表面防护或导电层。

工艺特点:

电解液成分:氰化金钾(KAu(CN)₂)、磷酸盐缓冲液、添加剂。

原理:电化学还原金离子,形成超薄金层(厚度通常为0.1-1 μm)。

优点:优异的导电性和抗腐蚀性,适合长期可靠性要求。

缺点:成本高,氰化物环保风险大(近年逐渐被无氰工艺替代)。

5. 钯(Pd)或钯钴(PdCo)电镀

应用场景:先进封装中的凸点下金属层(Under Bump Metallization, UBM)。

工艺特点:

电解液成分:钯盐(如Pd(NH₃)₂Cl₂)、钴盐(CoSO₄)、有机添加剂。

原理:共沉积钯和钴,形成多层结构(如Pd/PdCo/Au),增强凸点附着力。

优点:良好的粘附性和扩散阻挡能力,适合高密度凸点。

挑战:需严格控制钴含量以避免氧化。

6. 钴(Co)钨(W)或其他高熔点金属电镀

应用场景:三维集成(3D IC)中的垂直互连或通孔填充。

工艺特点:

电解液成分:钴钨合金盐、络合剂、稳定剂。

原理:共沉积钴和钨,形成高熔点、低电阻的金属层。

优点:耐高温、抗电迁移性能好。

缺点:工艺复杂度高,成本昂贵。

7. 化学镀(无电镀)

应用场景:局部金属沉积(如TSV硅通孔的铜种子层)。

工艺特点:

原理:通过还原剂(如次磷酸钠NaH₂PO₂)在无外加电流条件下还原金属离子。

常见类型:化学镀铜、化学镀镍。

优点:无需电极,适合高深宽比结构。

缺点:沉积速率慢,均匀性较差。

       以上便是半导体化学电镀工艺,通过对其的了解,我们可以得出,半导体化学电镀工艺,铜(Cu)电镀、钴(Co)钨(W)或其他高熔点金属电镀、镍(Ni)或镍钴磷(NiCoP)电镀……

  • 移动端
    移动端
  • 官方公众号
    官方公众号

Copyright © 2021 深圳市恒享表面处理技术有限公司  All Rights Reserved  备案号:粤ICP备09192382号  技术支持:易百讯 - 深圳网站建设

电话:13600421922(程生)邮箱:office@haschemical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