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镀前处理工艺
1.1工艺流程
毛坯检验→有机溶剂清洗→晾干→化学除油→热水洗→阴极电解除油→热水洗→冷水洗2次→酸蚀出光→二次回收→冲洗→活化→冷水洗→预浸→电镀。
1.2工艺配方
1.2.1化学除油
碳酸钠 50~60g/L
磷酸三钠 20~30g/L
洗衣粉 1~2g/L
θ 70~80℃
t 10~20min
1.2.2电解除油
碳酸钠 20~30g/L
磷酸三钠 20~30g/L
θ 70~80℃
Jk 5~8A/dm2
t(阴极) 1.5~2min
t(阳极) 0.5~1min
1.2.3酸蚀出光
配方I 配方II
硫酸 40g/L或100g/L 80~100g/L
重铬酸钾 150g/L或50g/L 铬酐 130~150g/L
θ 40~50℃ 40~50℃
t 0.5~1min 0.5~1min
1.2.4活化
室温,w=3%~5%的硫酸,时间1~2s。
2主要工艺说明
2.1除油
化学除油之前,天线杆须先用煤油或汽油等有机溶剂清洗,化学除油后还需阴极电解除油。短时间的阴极电解除油,既不会对铜基表面造成破坏,又能将油污彻底除去,同时使极薄的氧化膜得以还原。值得注意的是,阴极电解除油后,须再阳极除油片刻,以除去工件表面的挂灰。实践证明,电化学除油是获得结合力良好镀层的有效方法。
2.2酸蚀
为防止天线杆因壁薄被腐蚀而报废,提高成品率,可采用硫酸浸蚀。硫酸浸蚀不但能溶解去除氧化物,而且可以将金属铜更加均匀地溶解,使表面平滑、光亮,继而获得结合力和光泽性好的镀层。
3操作注意事项
3.1由于天线杆壁厚仅0.6mm,机械切割时易形成毛刺、翻边等缺陷,因此需对送镀件进行复检,将有明显毛刺、翻边的天线杆分离后返工处理。
3.2进入前处理的天线杆零件应竖直排放于篮筐(除油用铁丝篮,酸蚀用塑料筐)中。电解除油同样需竖直装挂,并使孔紧卡于弹性钢丝上便于清洗。
3.3经除油后的天线杆,先在热水(应保持沸腾)中漂洗,再用冷水充分清洗(包括用压力水冲洗),将碱液从杆内清洗出来,防止碱液被带入酸槽中而影响浸蚀出光效果。
3.4清洗后,应将清洗水从篮筐中沥去,再进行酸蚀处理,以减少带入酸槽的水分。
3.5天线杆浸蚀结束后,提出时应在槽上停留片刻,沥去带出液,即将其漏回到槽中,这样可降低回收槽液中酸的浓度,且易清洗。
3.6经本酸蚀工艺处理的黄铜天线杆,一般无需再用铬酸盐钝化处理,只需稀硫酸活化、清洗后即可预浸、电镀。待镀的天线杆可浸泡于事先备好的防锈水溶液(如亚硝酸钠或者碳酸钠)中。
(本文章来源于网络转载,想查询更多表面处理文章,您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点击关注公众号:易镀,公众号内有更多详细的表面处理文章,欢迎您的订阅。)
易镀,十分专业的表面处理信息平台,金属表面处理/镁合金蚀刻剂/镁合金除油剂/镁合金漂白剂/镁合金转化膜/环保铝除灰剂/铝三价铬钝化剂/低磷化学镍/铝中磷化学镍/高磷化学镍/银光剂/银保护等。
表面处理难题可咨询:13600421922(程生)
Copyright © 2021 深圳市恒享表面处理技术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:粤ICP备09192382号 技术支持:易百讯 - 深圳网站建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