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品无氰镀银电镀液1,镀液稳定、毒性较低,无需预镀银或浸银,工序简单,同时镀层结合力良好且光亮,下面专家来科普本品电镀液的配方知识,我们不妨进来了解一下吧!
特性
本品采用嘌呤类化合物及其衍生物作为络合剂与银离子形成络合物,镀液非常稳定、毒性较氰化镀银大大地降低。与传统的有氰镀银工艺配方相比,该无氰镀银镀液毒性极低或无毒,镀液稳定性好;同时,镀液中银离子与铜、镍、铝、铁、铬、钛等单金属及合金基底的置换速率非常慢,镀件无需预镀银或浸银,镀层结合力良好且光亮,可满足装饰性电镀和功能性电镀等多领域的应用。
用途与用法本品主要应用于无氰镀银。
运用本品的无氰镀银镀液的电镀步骤为:先将碱溶解在水中,再将络合剂溶解其中,然后在溶液搅动的条件下缓慢加入银离子来源物,最后加入所需的支持电解质。在电镀过程中,将镀液维持在10~60℃。然后,将经过预处理的金属基底附于属电路组成部分的阴极上,将阴极连同所附基体浸入电镀液中,并且在电路中通以电流,所通电流和通电时间根据实际要求确定。
配方(g)
制作方法
将原料溶于去离子水中,混合均匀即制成无氰镀银镀液。
注意事项
本品各组分质量(g)配比范围为:含有银的无机盐或有机盐1~200,嘌呤类络合剂1~800,支持电解质1~200,镀液pH调节剂0~550及电镀添加剂体系,水加至1L。
所述含有银的无机盐优选硝酸银、有机盐优选甲基磺酸银。
所述嘌呤络合剂为瞟呤类化合物及其衍生物或相应的异构体。络合剂嘌呤类化合物及其衍生物为尿酸,腺嘌岭、鸟嘌吟、黄嘌呤、次黄嘌呤及相应的嘌呤衍生物中的一种或几种。
所述支持电解质为KNO3、KNO2、KOH、KF及相应的钠盐中的一种或几种。
所述镀液OH-浓度范围为10-8~10mol/L,镀液pH调节剂采用KOH、NaOH、氨水、HNO3、HNO2和HF中的一种或几种。
所述电镀添加剂体系为聚乙烯亚胺、环氧胺缩聚物、硒氰化物或硫氰化物中的一种或几种。
其中,聚乙烯亚胺平均分子量为100~1000000,浓度为501000mg/L;所述的环氧胺缩聚物平均分子量为100~1000000,浓度为50~10000mg/L;所述的硒氰化物为KSeCN或NaSeCN,浓度为0.01~500mg/L;所述的硫氰化物为KSCN或NaSCN,浓度为0.1~2000mg/L。
本文转载自《电镀液——配方与生产》编著 李东光
Copyright © 2021 深圳市恒享表面处理技术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:粤ICP备09192382号 技术支持:易百讯 - 深圳网站建设